【纪检人•手记】纪检人驻村扶贫记

来源 :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纪委| 浏览量 : | 发布时间 :2018-12-03 16:23:36 | 【 打印正文 】

“老八大哥,你报名去层板厂打工,还未接到去上班的通知吗?”

“还没有接到通知,我一直在等他们通知,很是着急啊。如果能去,有了固定的收入,我家巩固脱贫成果就没什么大问题了。”

“李梅大姐,到年底了,今年的收入咋个样?”

“谢谢你们的关心支持,今年我家的收入比前几年高多了,有6万多。我算给你听一下:我和孩子他爹在你们的协调下,都到附近的学校做活,他爹做学校的保安,我做村幼儿园保育员,每个人一个月都有2000多元稳定的收入,加上家里养猪、种地等的收入,我们家的日子真是好过多了,什么都不愁了。”

这是最近和单位联系挂钩扶贫农户电话沟通的片段。

这是我驻村开展扶贫,众多工作中的一个个小插曲……

4个月前,我受单位委派,成为一名到村委会驻村扶贫工作队员。

接到驻村通知后,我心里七上八下的,作为一名年轻的机关工作人员来说,我没有一丁点农村工作实战经验,莫名的焦虑让我夜不能寐。

到村之前,我对农村的理解,多是源于媒体或郊游的感知,没有实际体验过,更不用说熟悉。

记得到村的第二天,刚巧赶上了2018年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预评估工作。

来不及好好熟悉驻扎村委会的环境、整理内务,我便与村上的其他工作人员一起,在淅淅沥沥的小雨陪伴中,怀着对农村的新鲜感和好奇心,开始了我驻村后的第一份工作——入户调查。

行走的空气里飘着稻香,一派丰收景象的阡陌田野间,我回忆起大学一年级,因课题实践项目的需要,与老师去过大学城附近的农村走访调查,当时以为同路边葡萄地里的老伯随意交谈几句,就是深入农村、深入群众了。

有些幼稚、有点滑稽,甚至有些可笑。

而今,我被派驻村,才真正知道和理解什么是农村,做什么才是农村工作。

在入户过程中,听着其他同事熟练的讲农村政策,扶贫攻坚中心任务,工作重点。从容地向农户,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解惑释疑时,我才感到自己知识的匮乏,也由衷地敬佩。

没有经验、不熟悉政策,更不知如何做好群众工作,这些问题都摆在我面前,内心难免有些惶恐。

至此,我暗下决心,要立即“补课”,尽快赶上。

于是,我如一块干了的海绵,吸收来自方方面面的农村农民知识和同事们的工作经验,向他们学习,向他们请教,以求快速补充自己的不足……

记得那是一个秋天的傍晚,太阳渐渐西沉,落日的余晖把大地打扮得美不胜收,金灿灿的稻穗好似披上了一层黄金甲,预示着一个丰收的秋已经来临。

这时,一位老伯匆匆跑来村委会找到我,向我诉说,村旁边的水库工程建设征用了他承包的土地,因承包年限尚未到期,想咨询怎样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。

为了能给老伯一个满意的答复,我与其他村干部了解情况,查看原合同,询问合同双方。

经过合同双方协商后,我及时帮他们书写了土地承包合同变更和补充协议书。

因为曾在检察院工作的缘故,我对一些常见的格式合同还比较熟悉,但土地承包合同还是第一次,所以,在书写的时候我还是小心翼翼、谨慎措辞,生怕留下“尾巴”。

当时一位村干部问我:“小田,你看天都黑了,一字一句还那么较真,你是不是职业习惯啊?”

我笑着回答说:“咱们纪检监察干部“职业病”都是源自对工作始终一丝不苟,秉承公心、坚持原则,不着急,只有他们满意了,工作才算是做好了。”

其实,驻村工作也好,扶贫工作也罢,并不是像我没搞过驻村工作人说的,只是填填表格、应付检查,走走过场。

驻村工作,扶贫工作涉及到的事项远比我们想到的要多,可以说是老百姓的方方面面、柴米油盐、鸡毛蒜皮的事情他们都会来找你,希望你重视,能帮他们解决,给他们满意的答复。

作为一名驻村工作队员,不说是要上知天文地理,下知鸡毛蒜皮,但得时时处处为老百姓着想,把他们当成家人,与他们打成一片,把他们的事当成自己的事,才能打开工作局面,把自己的工作做好,得到群想信赖和支持,不辜负党的重托。

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,被派驻到村里,我不但要使自己成为一名“村民”,为民服务,为民办实事。同时也要记住自己是一名“纪律部队”的成员,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,要把群众当老师,把群众当朋友,把百姓当亲人,给他们鼓励,让他们信任,从而树立起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。

驻村3个多月来,与其说我来驻村工作开展扶贫,不如说我是来锻炼的,是来向老百姓学习的,真真正正地来“镀金”。

不但让我和农民群众没有了距离,贴近了农村,贴近了基层,更贴近了养育我们的肥沃土地。

夜幕降临,听着附近老百姓家里传出的欢笑声,田野里虫子此起彼伏的鸣叫声,热闹了一天的村委会驻地,此时寂静一片。

一天多如牛毛的琐碎工作,让我有些疲累,但回想起帮群众办妥了一些不大不小的事,心里美滋滋的,甚至有些许成就感。(勐海县纪委监委  田琦)